等嘸解凍案 藍批綠預謀升高罷免

by yimedia1234

台新社新聞中心報導

總統府3月21日公告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後,各部會可啟動預算解凍程序,但截至4月10日,立法院各委員會仍未收到任何一件解凍報告。國民黨立院黨團11日痛批行政機關一案未送、民進黨團默契不排,質疑根本是預謀操作,藉著斷炊升高罷免戰火。政院與民進黨團則回應,因總預算通案刪減金額尚未定案,加上解凍條件嚴苛,才無法提出。

國民黨立委牛煦庭指出,預算凍結與刪除應分離,只要行政機關提出書面報告並符合條件,即可列入委員會報告事項解凍。他批評民進黨對外宣稱經費短缺,實際上卻不處理任何一案,形同欺瞞社會。

國民黨立委吳宗憲則表示,行政機關依法可提出追加預算,或動用預備金支應,去年第二預備金動用高達73億元,如今卻以無資源為由不處理解凍,根本說不過去,懷疑整起狀況是刻意操作,背後甚至可能有總統府介入。

國民黨立委葛如鈞指出,民進黨本會期選擇文化部、中研院等單位,有權在委員會中排審解凍案,不過民進黨立委後來皆未排任何解凍案。他已架設網站,公開各委員會送案進度與倒數天數,並開放原始碼,呼籲全民共同監督。

行政院人士回應,立法院此次通案刪減高達939億元,其中636億元要求行政院調整項目,卻未具體列明,導致政策推動與責任歸屬模糊,形同干預施政,違反釋字391號所揭示的行政立法權力分立原則,也與歷次協商實務差距甚大。

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回應,解凍案從來不是今天凍、明天就能解的事,根據過往經驗,約有8成解凍案都要到年底12月才能處理完畢。當初在野黨凍結大量預算時,行政院與民進黨團曾多次提出提醒,如今的結果,只是當時的警告成真。國民黨為了挽救罷免形勢,急著要求解凍預算,但最佳時機早在總預算覆議案時就錯失了。

網站使用cookies來改善使用者體驗, 如果您接受則視同接受我們的隱私權政策。 接受 了解更多